孔雀舞是谁发明的?
孔雀舞起源于傣族,具体创造人无法考证。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由于历代民间艺术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杨丽萍发明孔雀舞,1958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中国舞蹈艺术家,第十一届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之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

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之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
1994年独舞 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答:第一个孔雀舞是刀美兰老师跳的。如今提起孔雀舞,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杨丽萍老师了,其实跳孔雀舞的还有刀美兰老师,她可是开创了女子孔雀舞的先河,是中国舞台上第一位“孔雀公主”,就连杨丽萍都是看着她跳的孔雀舞长大的,多年来她经历过辉煌,也失去过舞台,但始终没有骄傲自满或者妥协放弃,终成享有国际声誉的东方舞蹈家
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傣族舞历史悠久,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来民间纷纷效仿,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东汉时,傣族首领曾多次派遣使者到洛阳表演孔雀舞、魔术、杂技等。

傣族孔雀舞有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歌舞剧之分。表演时,舞者身带形似孔雀的装饰,脸戴尖塔形白净菩萨面具,单人舞戴女面具,双人舞戴一男一女面具。
傣族人的发明
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连、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朱瑾慧跳的媚属于什么舞蹈?
《媚》是一支古典舞蹈,舞种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看舞蹈表演看的是这个舞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感受,有没有被演员震撼到。
大家都知道杨丽萍老师的成名舞蹈是《孔雀舞》,再春晚舞台上杨丽萍老师凭借一支《孔雀舞》惊艳全场,那种人舞合一的境界,仿佛杨丽萍老师就是孔雀本身,她把一只高傲的母孔雀等待公孔雀的追求演绎的淋淋尽致。特别是杨丽萍老师的手和胳膊组成了孔雀的大致模样,手腕灵活婉若游龙,把孔雀这个抽象的动物形象表现的活灵活现。就像把孔雀演绎活了一样
开场是朱瑾慧躺在躺在舞台上,青花瓷的灯光打在她的身上,显的更加妩媚。灯光和她的造型相呼应,媚的基调已经垫定。她一只手手拿着扇子另一只手托着脸庞,单腿翘起,而后一个转身半跪在地上,显的热情而妩媚
第一阶段朱瑾慧表演的是一个有自己小脾气、小个性的人,也是要在大环境下生存的。要说第一阶段只是大家看到的朱瑾慧扮演人物的表象的话,那么第二阶段的舞蹈朱瑾慧就把人物性格凸显的更加明显了,热情泼辣、潘金莲似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现在大家面前。
舞蹈的最后和开始遥相呼应,这也是这个舞蹈编排的巧妙的地方,把女人的一生,从一个害羞略显青涩到妩媚热情的,最后回归到初始的灵动
扬州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朱三娘
朱瑾慧说自己表演的不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是扬州城里最明媚、妩媚、媚而不妖、媚骨天成的女人!而朱瑾慧的表演确实做到了她想要表达的女人,看她的表演不免让人春心荡漾,心驰神往,在大家的认知中媚是一种柔软的肢体和宛若灵蛇一般的腰肢。而朱瑾慧的表演把这两点体现的淋淋尽致,不免让我想起了《青蛇》里面的张曼玉和王祖贤,他们在《青涩》里面表达的媚的方式也是这样,不知道朱瑾慧在对这段舞蹈编排的时候有没有借鉴《青蛇》中的张曼玉和王祖贤
舞蹈本身就是愉悦自己和愉悦观众,现在很多女团的舞蹈都是搔首弄姿,卖弄风骚,毫无愉悦的表情可言,而且都是一脸苦瓜脸,好像全世界都欠她钱一样,对于这样的女团和真正的舞者,小编认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所以朱瑾慧的这支《媚》,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