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选择哪些礼品比较吸引储户?能拉动业务?
我认为部分商业银行在揽储过程中,推出的存款赠送礼品主要还是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米面油等必需品,这一点其实还是选的挺准的,因为去银行存款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们经常会为了超市大清早的便宜鸡蛋、蔬菜水果等排队,就说明他们生活必需品对他们的吸引力最大。银行也是调研以后才发现的,因此应该是“对症下药”。
事实上,我们发现除了常有的米面油等生活消费品以外,有些商业银行还在大额存单产品的揽储压力下,推出赠送拉杆箱等较为贵重物品,但前提是必须是持有满期,如果中途提前支取时,则要返还所赠送礼品。比如说,大额存单利率4.2625%,存满三年就可以收到邮储银行赠送的拉杆箱。

另外,在揽储赠送礼品之外,部分银行还放大招,比如直接返还现金,像存款1万元的情况下返还现金50元(每年),这其实是变相地提高了存款利率。
不管怎么说,存款赠送礼品和返还现金都是一种优惠,也都是吸引储户的措施,但实际上这并不符合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法》的第四十七条规定,即任何商业银行都不得变相提高或者下浮存款利率。
实际上,年轻人并不以存款作为自己的主要理财工具,也就没有对赠送礼品的优惠多么渴望。他们很看重的是投资收益,比如说股票、基金及其他高收益的方式。而老年人选择银行存款类产品的用意在于风险较低,要是还能有一些生活必需品赠送就知足了。比如说,储蓄国债没有赠送礼品,老年人不也一样排队购买吗?
总之,银行揽储时赠送礼品并不会大张旗鼓地宣传,都是在客户去办理存款业务时私下告诉储户的,否则就可能受到监管部门开出的不同数额罚单。赠送礼品都是增加经营成本的,而高成本负债也是揽储压力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金融行业送什么礼品给客户比较好?
我从旅游地产跨行金融行业,做过近四年的三方财富管理。之前在海南地产,面对的是全国的客户,每年我有近1/3的时间在全国各地飞,拜访老客户,当然不能两手空空而去,所以为送什么样的礼物也是费了很多心思,后来我们做了一本精美的相册,相册里记录着客户的“第二家园”发生的点滴变化和家园美景。这个礼品跟客户有关联度,有独特唯一性,而且客户能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做三方财富管理后,我们基本每个星期都会针对新客户和老客户做相应的暖场活动,特别是周年庆的时候,也是要狠花一番心思去想,到底要送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让客户珍惜、珍藏,我们送过银行发行的套装纪念钞,有收藏升值的价值,送过存钱罐,让客户的小孩从小培养理财的习惯。
其实我想说的是,无论是金融行业还是其它行业,送礼给客户要专注的几点:1、跟行业相关。2、跟客户相关。3、有稀缺,唯一性。4、员工和客户彼此都能够用心感受到,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金融行业送礼给客户,首选有收藏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礼物。
礼物价值不用很高,客户看中的是你的心意,再说了,你帮客户管理好他的资金,让他的资产保值,升值,就是最大的礼物。

在银行存款通常银行赠送什么礼品?
我们存款不多,三五万元给你肥皂牙膏洗衣粉之类的,有时会給印有银行的保温杯,雨伞,雨披。二十万属大额存单,会给一袋十斤的米,一壶3斤左右的色拉油,过年时可以去拿点对联福字押岁钱的红包袋。
去银行买理财有什么礼品送?
为了揽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礼品赠送的。
五万元一般是小瓶500毫升的豆油或者小袋小米之类的。
十万元是1升或2升的豆油或者双份小米。
二十万元可能送体重秤或者剃须刀之类的。
五十万一般是小电器之类的。
各个银行不同,但是大米豆油这些基本是必有的。
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通常不会提供固定的礼品赠送,不过一些银行会在特定时期或节日推出一些促销活动,例如:
宣传品:银行可能会提供一些印有银行logo的生活用品,如雨伞、环保袋、充电宝、邮册等,这些宣传品可以起到吸储和宣传的双重作用。
食品类:有些银行会提供一些快消类的食品,如猪肉、香肠、火腿、粮油等,这些食品可以吸引客户,同时也符合一些客户的消费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礼品赠送活动通常会根据银行和产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当时银行推出的活动来确定。此外,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该关注产品的风险、收益以及投资期限等因素,而不是仅仅考虑礼品的问题。
为什么在银行存定期还有米送?
用户到银行办理存款,银行向用户派送小礼品,这是很多银行吸收存款的一种常用方法,特别是一些在小城市的银行最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吸收用户的存款。
在一些小城市,用户对于一些类似于大米、食用油等商品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小城市的用户存款金额不会很高,给这些用户送大米、食用油等礼品,正好符合这些用户的需求,很多用户为了能够拿到银行的大米、食用油等礼品会到银行去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