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在考研结果出了以后给导师送点东西,但是不知道送什么好?
我也是今年考研的学生,不过我是考前去送的。
我念土木的,所以都是男老师,我总共送了三位老师,两位送的家乡特产(家乡扬州,特产酱菜,一礼盒在160左右,每人两盒),这两位老师是收下的。还有一位是我很想投到他门下的老师,我买的两条香烟,他跟我聊得倒是挺开心的,最后走的时候我把礼物给他,他没有收,说师生之间没有必要这样。我就感觉其实送礼也是一门学问,建议你不要送的太贵,三四百块钱就可以了,真想表示对老师尊敬,可以次数多一点,这样的话老师也会很喜欢你的,毕竟日久见人心吗。女老师喜欢什么我不太懂,建议你送点地方特产,或者养胃的营养品什么的。送导师什么礼物合适呢?
钢笔、茶杯、教本包

每次临近毕业,大家除了同学们难以割舍之外,对于照顾自己的导师也是非常不舍,很多同学选择给导师送点礼物,留个纪念,我们毕业的时候也是如此。
钢笔,老师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和文字打很多的交道,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水性笔写不出字而烦恼,并且经常和我们吐槽说放在办公桌的笔,不懂又被谁拿走了,所以我们就给他送了一只刻有班级名字的钢笔,他再也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茶杯,我们的导师是一个老教师,经常喜欢带一本茶到教室上课,但是他的茶杯就是很老旧的一个玻璃杯,我们就选择给他买了一个泡茶用的茶杯,让他上课的时候,继续悠悠饮茶的讲课,毕竟是最常用的东西,所以纪念意义非常的好,而且还很实用。
教本包也是最后才想要买的,因为老师经常上课,带很多资料和课本,以前都是手上拿着书,还有抱着一个茶杯,所以就想到给他买一个教本包,可以装资料,并且悠闲的带个茶杯慢悠悠的来上课,再也不需要各种辛苦了。
其实给导师买礼物,真的实用是最好的,价钱这方面还真不好选,要知道他教那么多学生,总会有比你富裕的,那还不如做一个贴心的呢。
这个问题太笼统,与导师年龄、性别有关,与你入学还是毕业有关,与你的目的性有关。
1.入学前给老师见面礼或毕业前,这礼应稍重一些。
2.年长的导师,男导师和女导师应有区别,如年长男性导师,可送些温阳补肾、补虚的保健品,年长的女导师,可选些安神、滋阴,驻颜的补品。
3.年轻的就不用说了,可类比参考,不宜送补品,给其孩子送个电动玩具之类,注意区分男娃还是女娃,女娃送个毛绒玩偶也可以。
4.特定目的性礼品,这要看拜托之事的大小及重要性了,人生本就是交易,但你说的意思,表达的语言要得体,既不是行贿.也不是收买,是谢师恩,让其不得不接受,比如工作选择,导师可是有资源的,他(她)的推荐也许能决定你一生的成功与否。这礼(本儿)你得下的重些。本人不赞成这样做,你提出这样问题,想送也只能这样。
以上建议,当否,自己考虑,导师也并不一定看重这些礼品,一旦为师,再造父母,你有这个心,意思表达了,日后导师会为你的事儿多费心思的。尊师重仪,传统美德,也应发扬。
该不该给研究生导师送礼?
我觉得没有多大必要。
现在,陆续各校都已经开学,研究生也到了入学时间。入学后跟导师见面,可能正好在教师节前后。如果觉得节日空手见导师面实在不好意思,我觉得研究生可以带一束鲜花去见导师就足以了。
身边有不少研究生,拜访导师的时候,除了鲜花,带的最多的就是家乡的一点土特产。诸如此类,花钱不多,聊表心意的礼品,很多导师不会太反感的。
除此之外,我觉得送导师其他的比较贵重的礼品就要格外谨慎。因为在你不了解导师为人处事,行事风格的情况下,你的礼品可能会带来反作用。
比如身边有过导师朋友,被研究生弟子送购物卡,或现金的事,朋友的第一反应是很诧异和恼怒,感觉自己的人格都受到了侮辱,也很容易就形成了对于学生的“市侩”印象。
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有些特殊,是亦师亦父亦友的关系,还有的导师和弟子的关系还带有老板和下属的关系性质。这种复杂的关系模式下,掺杂进来太多的物质利益纠葛会让彼此的角色都变得有些尴尬。绝大多数研究生导师还是很珍惜自己的名誉的,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
很多时候,一个短信,一句贴心的问候或者电话就足以达到送礼的效果。
还有,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对要单纯很多,导师看弟子,主要看得还是学术能力和人品,因为很多导师是需要弟子付诸学术劳动,真正出学术成果的。导师对门下研究生的评价,一般不会被太多其他物质性的因素干扰到。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与其浪费小心思在无谓的见面礼上面,不如用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人品去征服导师,这是比前者更靠谱的方式。
以上,供参考。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今天我就斗胆来谈谈我的拙见。首先选择导师要对导师的学术研究方向,学术成果有所了解,有条件可以从学长,学姐哪里进一步了解导师的性格,处事态度。礼尚往来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必须面对的事,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尽量不要庸俗化,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和身份。学生首先要守本份,学好自己的功课,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让老师宽心,不要和导师争名利,像对待长辈那样对待,关心导师。每逢过年,节日,老师的生日送上祝福,送上价值符合自身能力的礼物,是礼节,更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