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重要标志?
中秋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如同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有许多个神话传说,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最为广泛。
相传后羿射下了天上多余的九个太阳后,很多人前来拜师学艺。这天,后羿将求得的不死神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这事恰好被蓬蒙看到了。当后羿外出狩猎时,蓬蒙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危急时刻,嫦娥吞下了药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标志以嫦娥逐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中秋送兄弟什么礼物?
首选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标志,而且月饼是圆的,代表团团圆圆。当然,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送礼登门拜访表示慰问和祝福,礼物仅仅拿月饼是不够的。所以给你兄弟再拿一桶油,一箱酒一箱牛奶等等礼物就行了,毕竟是一家人,团团圆圆才是重要的。
中秋节的形象标志寓意?
中秋:标志以嫦娥逐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象征着团圆,中秋节月亮圆满,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送礼不送酒送什么?
中秋送礼当然送月饼最好最合时宜。月饼圆圆寓意着团团圆圆,月饼馅甜甜的,代表的生活幸福日子甜。月饼作为中秋传统礼品已经成为中秋节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月饼用青丝玫瑰做馅,象征着情意绵绵,爱意深远,幸福美满。现在的月饼品种就多了,什么豆沙、枣泥和各种各样的水果馅的,真的是口味齐全。
中秋节的文化和精神?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可以家人团聚在一块拉家常,吃喝玩乐,还可以吃月饼,看月亮。中秋节作为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节日,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力量,使其穿越时空,穿越地域。文化的传承变异也遵循着如生物一般的谱系繁行,如同生物基因组的排列一般。
一、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心理诉求。花好月圆之夜,就是亲人团圆之时。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每当中秋时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寄托情怀,更多地赋予了情感色彩,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
二、中秋节的习俗
1、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2、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