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收礼规定?
收取礼金在农村一般都是红白喜事,或者乔迁新居孩子升学等等。红白喜事礼金一般都有登帐簿,红事用红本,白事用白本,礼金像亲朋好友可能会多一些,北方一般一千两千或者一万两万,一般朋友或同事都是两百。乔迁新居孩子升学一般都是200。
各地方风俗习惯不一样,例如云南的规定是农村的婚礼中随礼必须 不超过一百元,婚宴的酒席中菜不能多于12个,整桌费用不能多于200元,请的客人要小于20桌,丧事也是如此。

在中国,为了防止腐败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农村居民收受礼金、礼物和财物有一些相应的规定和限制。以下是常见的农收礼规定:
1. 党纪国法:中国共产党的党纪规定,包括中央纪委《党员干部收受礼品礼金处理办法》等,禁止党员干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和公正判决的礼品礼金。
2. 社会公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讲究廉洁自律和勤俭节约的价值观。根据社会道德和社会伦理,一般认为不应该过度收礼、索要财物,以免引起贪欲、道德困扰和不公平的现象。
3. 非法收受限制:根据中国刑法,接受行贿、索贿等行为属于非法行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包括律师、村干部、村委会成员等农村居民的公职人员,也包括普通村民。
4. 村规民约:一些地方性规定、村规民约也可能对农村收礼行为进行了规范和限制。具体规定可能因地方而异,应遵守当地相关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农村收礼规定可能因地区和性质而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党纪规定和社会习俗了解相关规定,遵守礼品送受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道德准则,避免违反规定和引起不良后果。如果有疑问或需要具体指导,可以咨询相关法律、党纪纪律等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