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送什么花给老师最好?
向日葵搭配栀子叶
向日葵代表忠诚和爱慕,可以送给男老师表达一种尊敬和敬仰,也可以表达对于老师的爱戴。向日葵颜色比较雄性,适合送给性格大方开朗的男性老师,也可以送给幽默有信念感,知识渊博的男性老师,都是不错的体验。

可以送薰衣草
薰衣草安静美好,代表等待爱情,可以送给单身的女性老师,希望老师可以找打幸福。可以搭配紫色玫瑰送给老师,祝福老师找到自己的浪漫的爱情,真诚的爱情。
可以送白玫瑰
白玫瑰代表纯洁,真诚。象征对于老师的心是特别友好的,想要和老师成为朋友的。白玫瑰给人特别清新的外表,也是特别有韵味的,适合女性老师高贵的气质和美丽。
孩子参加万圣节有什么好处?
首先,孩子在少幼儿时期往往对于鬼怪这样的概念,因为未知而常常感到恐惧。尤其是到晚上的时候,很多孩子被自己所臆想的恐惧吓到,不敢入睡,这也给很多父母造成了困扰。
所以,在万圣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是家长们可以借助歌曲、绘本、练习以及动画片等有趣的形式,巧妙利用“恐惧轻推法”安抚孩子内心的惧怕;
比如一个孩子是比较害怕鬼怪的,但是在家长的引导下一起扮鬼玩耍,反而把阴森的气氛调节成了搞怪的氛围,也可以减缓了他的害怕程度,这就是“恐惧轻推法”的一种运用。
其次,家长们经常说到仪式感很重要,过节就是生活里有着仪式感的事情之一,在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感受或者回味一些事情,以后也会成为孩子们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比起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节日背后传达出来的人们的一种寄托,以及在和家人朋友们一起度过的这段时间。
而且,借助西方传统特色节日的这个契机,带动孩子在文化特色下感受英语的魅力,是最好不过的了!所谓“学文化、启心智、达至善”也就是这个道理!
利用好万圣节,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通过扮演游戏,可以使年幼的儿童学会并加强新获得的表征图式。”
第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扮演游戏的时候,孩子可以随意扮演成自己喜欢的人物。当孩子扮演某个人物时,说明孩子对该人物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这样不但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同时还能让孩子有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第二,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扮演游戏可以让孩子加强他们平时不常用的词汇和语言的练习。并且平时内向的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羞涩。
第三,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孩子们在玩扮演游戏的时候,会站到别人的立场上,体会他人的情感,这样有助于孩子去学会同情与体谅他人,从而提高自己的情商。
了解西方文化。
就像了解本国本民族文化一样,学习西方文化也是现代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必要之举。西方的万圣节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历来受西方人的追捧。正如春节及其前一天晚上的除夕夜,这毫无疑问是需要孩子学习的文化和习俗。也许因为是“鬼节”的说法让很多中国人尤其是老辈人望而生畏。认为孩子不能接触这些不好的东西。但幼儿教育不应该是为孩子创造完美的童话世界,而是让他们接触到多元文化的同时学会正确选择和妥善处理。没有谁能护孩子周全,但孩子可以自己变得强大。老师可以拿西方的万圣节和我国的节日做比较性学习,增强民族文化的热爱。
2.锻炼幼儿的胆量。
很多人认为,孩子年龄太小,诸如万圣节这样会出现很多恐怖事物的东西会吓到孩子,有甚者会留下终身阴影。这样的担心虽然很有必要,锻炼孩子胆量是有着极大难度和风险的。但我们可曾想到,就算我们不忍心锻炼孩子的胆量社会也会替我们来锻炼他们。不是为了担心让孩子沉迷网络就永远不让他们接触的,风险无法规避,但可以学会如何去应付。我园本次活动就是让孩子在自己一点点尝试中去触摸那些所谓的恐惧,当了解那些头饰如何制作出来以后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未知带来的恐慌。
3.培养动手能力。
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有极强的渗透性。比如在本次万圣节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在气球上画鬼脸,在布上用各种丙烯涂鸦,做手工蜘蛛,在渔网上挂蝙蝠,一起装扮妖魔鬼怪等等。教室成了“小鬼”们的洞穴。他们在教室的装扮过程中着实发展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远比一次课程性活动获得的多。
4.增加集体荣誉感。
每一个集体都需要集体荣誉感,即使是幼儿园的班级也是如此。但我们知道,幼儿年龄太小,你跟他们讲集体荣誉感这样抽象的理念,他们很难理解更不可能为集体荣誉感而有什么作为。但在本次万圣节活动中,环境大多是孩子们装扮的,每个孩子都很想获得夸奖。当我园里环卫老师随口一说“你们班是最漂亮的”时,所有孩子都欢呼了起来。那一刻,不用我说什么,我明白大家都感受到了一种向心力量,那就是集体荣誉感。
5.快乐最重要。
每个孩子都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从教者,如果违背了让幼儿快乐这一原则就注定是失败至极的。今天,我看到了园里的孩子在敲门要糖果时努力地表现自己以期得到更多的糖果,当别人把糖果放到自己的篮子里时开心的笑脸和最后孩子们分享糖果的喜悦。我觉得活动就是成功的并且有意义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值得的